大疆航拍 APP


本期对话影像人


澍先生


旅行摄影师,偏爱人文纪实,作品《我的西藏,我的iphone4》

携程、中国人文地理签约摄影师

中国国家地理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旅行类专栏摄影师

2017年亚洲航空全球旅行摄影大使







格桑摇曳,白雪山巅,拥有壮阔而荒凉的精致的西藏向来是令人驰往的圣地。

一段时光,一台iphon4,一个地方,让这片土地和他的故事更亲近动人。



援藏,亦缘藏


和许多人一样,澍先生从小有一个西藏梦,对西藏充满向往。他的第一次西藏行是多年前的蜜月旅行,在30岁生日坐上了进藏的火车。与西藏的真正缘分起始于他2011年的工作调动,援藏三年,也是“缘”藏的起点。从那开始,他用一部iphone4记录了他与西藏的影像故事。


牧羊。我知道,大多数人的西藏应该是这样子,远山、蓝天、白云、雪山、羊群、草原、牧民。这也是我曾经想象的西藏模样,偶遇心中的西藏。


在那三年里,因工作和旅行深入藏区的大小角落,上山下乡,澍先生逐渐了解这个地方,愈发懂得如何记录那个时刻下生活的那个地方。或许不完美,拨开藏区的神秘感,那都是以一个踏实认真的工作者的视角在有限的条件下所记录下来的珍贵的影像记忆。

几年间,进进出出西藏成为了一个习惯。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草木都刻在他心里面,西藏对他来说变成了家一样的存在。每一年,找个时间,回家看看,享受太阳浴。


说起至今踏足西藏多少回,他总是这样说,“我只去过两次,一次(度蜜月)15天,一次3年”。看似玩笑,却最是情深,正如同他在个人主页写的“西藏三年,已是一生”。从此,西藏就与他的人生开始密不可分。


西藏有你可以想象的所有蓝色,这是雨季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马尔代夫粉蓝色,站在湖边直到第一滴雨水打在脸上我才舍得跑回车里,离开那一次最印象深刻的粉蓝。





一部手机,一个西藏


最初到西藏,迷恋着壮美的自然风光,澍先生所拍摄的作品以风光为主,从昌都到拉萨,从雪山到羊湖等。照片里的风景,足以让每一个未曾踏足西藏的人折服,让他们也在内心里种下一个朝圣西藏的梦。


岁月荏苒,某一年清明节澍先生拍了一张桃花作品,萌发了在最后一年记录西藏的24节气的想法,于是在那一年的节气前后都去拍一张属于那个时刻的西藏。照片里的西藏颜色缤纷亮丽,让人不禁好奇来自于哪个美丽的景区。他说:“(大家)都以为在景区拍的,其实就是在身旁,最真实、最多彩的西藏。”澍先生用他的作品与行动刷新了大众对西藏的认识,“真实的西藏也不只有荒原高寒,其实也多彩艳丽”。



惊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化冰之后,飞鸟灵动,春天到来。


谷雨:2012年4月,谷雨那天,雅安芦山地震,阴霾的拉萨城飘过片片雪花,春雪的拉萨也在为芦山地震默哀。


秋分:立夏那天,这块农田绿意盎然,秋分时只剩下秋收之后的黑土地和一排金黄的树木。金黄把这块农田一分二,一为天地,二为人间。


澍先生说,在离开西藏前,他才意识到自己更喜欢人文作品,只有人文的作品会赋予自己那段时间更深刻的痕迹。于是他的镜头不再只聚焦于风光,而是更多的身边的人。他说:“我觉得西藏更大的魅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文背景”。



世界:形容一下你眼里的西藏?西藏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存在?

澍先生:看了这么久的西藏,他还是很美。每一个初到西藏的人都会被他的壮美风光所吸引,然后会慢慢转向西藏深厚的人文,宗教等,我觉得西藏更大的魅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文背景。用一句话形容我心中的西藏吧:西藏三年,已是一生。


世界:分享一下在藏区里发生过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澍先生:有一次去到日喀则一个很偏远的乡下出差,乡里有一个野温泉,据说可以治病。当时从乡里出来准备离开,看到温泉外面站了两排老奶奶,一人手里抱着一大瓶雪碧(其实是自家酿的青稞酒),原来是一个小孩儿病好了准备离开,家里亲戚拿着酒出来感谢大家,当时也被拦着喝了每一家雪碧瓶子里的青稞酒,虽然每家的酒味道都不一样,但是确实都很好喝。





关于西藏的影像逐渐增多,澍先生的西藏影像尤显珍贵。从风光到人文,见到漂亮的风光会按快门,见到朝拜磕头也按快门,他说,“不同于别人的是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更加知道自己,所以我想用我的西藏图片讲述自己的故事。”


世界:在这几年间,你觉得西藏有怎样的变化吗?你拍摄的作品有什么变化?

澍先生:西藏的风景依然还是壮丽如初,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而我自己也从刚开始喜欢拍摄西藏的风光变得更加偏向人文记录,更想记录下我生活过的西藏的这个时期。


世界:对于用影像呈现不一样的西藏,有什么心得分享?


澍先生:现在网络上西藏的照片层出不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西藏,相信每一个作者心中都有自己的西藏。如果大家想拍不一样的西藏,建议先跟当地人交朋友,了解宗教历史或者地理知识后再进行拍摄,做足功课后才可以拍到不一样的西藏。


世界:去西藏旅行,要做什么准备?有什么建议吗?

澍先生:不管什么季节去,一定要带四件宝:帽子、墨镜、头巾、保温杯。春夏秋冬,都要注意保暖。其次是不要有心理负担,担心高原反应,像我这样的每次去都会适应1-2天,过了适应期就好了。不过注意如果发生重感冒或者发烧咳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摄影始于西藏,行不止于西藏


这几年里,澍先生的摄影技术逐渐成熟,开始习惯于用手机与相机在城市间旅拍,记录下身边的人与事。他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藏区,又不限于西藏,围绕着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走了一圈。


说起旅行的体验,他说,“记得当年去尼泊尔是在西藏期间,利用最后一个假期,在阿里大北线与尼泊尔之间选择了尼泊尔。现在看来是幸运的,在尼泊尔大地震之前去了那个历史人文极其漂亮的国家,而阿里大北线至今也还没去成,不过又如何呢?大自然的风景一直都会在那等你,人文的风景随时都有可能在消失。”


山城。此山城非重庆,此山城已不在。樟木口岸,陆地出关去尼泊尔的小镇。有出租,有歌舞厅,有川菜饭馆,有国际青旅,这一切都在地震中失去。世界上每一天都有风景在逝去,看过越多的风景,这样的机率越大,可我们还是希望走得更远,因为有些风景再不去看就没有了。


世界:风光与人文的片子都不少了,手机拍摄风光与人文的体验有什么不同?

澍先生:从2011年到西藏起用iPhone4进行拍摄西藏,如今看来确实宽容度不如相机甚至现在出的一些手机,不过摄影不就是定格永恒?当年iPhone4记录的那些西藏,对于我个人来说是走过的每一段路,也向大家展示了2011-2013年期间的西藏,比如当时拍摄的樟木口岸,现在就因为地震没有了(目前出尼泊尔的口岸改到了吉隆)。而在西藏用手机拍摄人文更加贴近被拍摄者,也更自然,现在自己很多时候也习惯用手机拍摄。


绝路。一条绝对著名,绝对美丽,绝对危险的公路。川藏线业拉山99拐的另外一个角度,伸出车窗外面按下这样的公路,只为第一眼见到他时候的兴奋与惊叹。 


毕业。川藏北线丁青县城的一次偶遇,看上去像是一次年轻喇嘛的毕业典礼,考试的人走到毯子中间,面对三个主考官通过辩经的方式进行答辩,上面打着伞坐着的应该是寺庙仁波切。我这个异乡人站在他们中间,一手举着入门小单反+标头,一手还拿着手机。费劲的想留下上面描述的这些画面。


世界:这么多年里你也踏足过不少地方,分享一下手机旅拍的技巧?

澍先生:其实出于自己的摄影习惯,主要以人文纪实类为主,也很少把一张图片拿去做后期二次创意,所以前期的拍摄就很重要。你眼睛看到的画面即构图,往往在一瞬间产生。手机拍摄重要的关键点:手持一定要稳。如果太远我也不会拉焦距,因为手机的数码变焦尝尝会损失画质,宁愿放弃不拍,还有尝试把手机放到地上,低角度拍摄公路、湖泊等。现在的手机连拍功能也很强大,拍完可以立即选取抓到的一张,比如拍摄运动的物体。如果光线太暗也会选择放弃拍摄。最后还是提醒一下大家,手机毕竟是手机,可以给纪实类、人文类的拍摄带来极大的便利,甚至可以及时抓到相机抓不到的画面,可以满足爱好者们大多数的拍摄需求。当然,如果需要拍大气的风光照片还是建议使用相机。



通过旅行认识世界,澍先生也通过影像留下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西藏的结缘让摄影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大比例,“摄影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发现细节之美,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各个地方,不同职业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拍照交流很开心。”摄影始于西藏,但他的脚步不止于西藏,跟着澍先生的摄影,去认识世界吧!




更多作品:











更多信息关注

微博:@Hello澍先生

公众号:@迷藏







2016最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后期APP

【Interphoto 印象】

扫描二维码下载



  • 澍先生
  • 西藏
  • 旅行
  • 人文
  • 手机摄影
  • 手机摄影人
  • 对话影像人_世界